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和作用,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的主要内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2、过程与方法:以教师通俗易懂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参与主要通过教师的设问启导实现。教师提供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难点:邓小平南巡讲话内容的理解。一、历史性的跨越自主预习: 1、背景。国际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____,_____。国内背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___时期。2、邓小平南方谈话。时间:___年,邓小平视察___、___、___、___等地。内容:党的_____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_____________,是否有利于_____________,是否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多一点还是___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才是硬道理。意义:对推进______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中共十四大召开。时间:___年。内容: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要求全党集中精力把_____搞上去。意义:_____和_____标志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阅读思考:1、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材料二: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大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 · · · ·思考: (1)1979 年中国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决定 1979 年春天以后巨变的重要会议是什么? (2)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建立了经济特区,一共建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有什么作用? (3)1992 年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2、材料一:在 1956 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要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和盖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