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萧山中学 2014 年高中数学 函数的应用教案 新人教 A 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1、运用所学的函数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1) 理解题目中反映的实际背景,弄清题中出现的量及其数学含义。(2) 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背景转化数学问题,选用适当的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建模能力,创造能力。3、渗透建模、化归、函数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函数关系难点: 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函数模型。三、教学过程:我们学习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它们都与现实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函数的应用,感受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问题。(一) 讲授新课: 例 1:有一养殖专业户,利用 30 米长的围墙,用定长为 L 的铁丝网围成一个方形饲养场(不考虑高度);若 L=100 米,假如你是这个养殖专业户,如何来设计一个面积最大的饲养场?1.学生尝试解决:如图(一)设计可得: 解:设长方形饲养场的长为,则宽为2.设计方案的再思考:用铁丝网加长围墙长度进行设计(图二)解:设长方形饲养场的长为,则宽为提炼总结:对于一个实际问题,我们解决的方法是通过构造函数使其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再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个数学问题,最终使得实际问题得以解决。例 2、“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征收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是分段计算的:总收入不超过 1000 元的,免收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超过 1000 元部分需征税。全月应130 米图(一)x30 米x30 米图(二)纳税所得额(所得额指工资、薪金中应纳税的部分)为全月总收入中减去 1000 元后的余额。税率见下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1 不超过 500 元部分 5%2 超过 500 元至 2000 元部分 10%3 超过 2000 元至 5000 元部分 15%问题 1、我 8 月份的工资总收入是 1400元,计算我 8 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为的多少?问题 2、我 9 月份的工资总收入是 1800 元,计算我 9 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为的多少?问题 3、我 10 月份的工资总收入是 3200 元,计算我 10 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为的多少?问题 4、我 11 月份的工资总收入是元,计算我11 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为的多少?问题 5、假设我 11 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250,计算我 11 月份的工资总收入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