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摩擦力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3.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5.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4.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课前预习1、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① ② ③ 2、 静摩擦力概念: 方向: 大小: 最大静摩擦力 3、 滑动摩擦力概念: 方向: 大小: 动摩擦因数与 有关。4、 滚动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对于另一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要比滑动摩擦力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要比滑动摩擦力 。预习评价11、静摩擦力(1)如图 3-3-1 所示,各接触面光滑,墙壁对小球有无静摩擦力 ? (2)如图 3-3-2 所示,人用力推木箱,但没有推动。地面对木箱有无摩擦力?课程导学1、如图 3-3-3 所示,用 50N 的作用力 F 将重 10N 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存在于静止的物体之间B.因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滚动摩擦力总是小于滑动摩擦力D.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3、条形木板,其质量为 m,全长为 L、现以一定的速度使木板在一水平桌面上滑行,已知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问当木板的三分之一滑出桌面时,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 思维点击难点突破1.如图 3-3-4 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 F 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 f 随拉力 F 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下图中的[ ].2图 3-3-1图 3-3-2图 3-3-32.如图 3-3-5 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重为 GA=20N 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