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导学案主编:彭小武 班次 姓名 【学习目标】其中 2、3 是重点和难点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 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3.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性质.【课前导学】阅读教材第 2-5 页,完成新知学习1.一般地,把研究对象统称为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 ,也简称 ;2.集合中的元素具备 、 、 特征性质;3.集合常用大写字母 表示,元素用小写字母 表示; (1)如果 a 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属于(belong to)A,记作 a A (2)如果 a 不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 a 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 a A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 ; 正整数集,记作 或 ;整数集,记作 ; 有理数集,记作 ; 实数集,记作 。5.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有:(1)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 ;(2)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 ,一般形式为,其中 x 代表元素,P 是确定条件;(3)韦恩图法;等【预习自测】首先完成教材上 P5 第 1、2 题; P11 第 1、2 题;然后做自测题1.下列各对象中,能够形成一个集合的是( ) A. 所有矮个子的人 B. 接近 0 的有理数 C. 比较容易的函数题 D. 一次项系数为 4 的二次三项式 2.设 A 表示“中国所有省会城市”组成的集合,则茶陵 A; 长沙 A. (填∈或)3.集合的元素是 ,若 1∈A,则 x= .4.用列举法表示集合{大于 10 而小于 20 的合数}= ;5.用描述法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为 .【课中导学】首先独立思考探究,然后合作交流展示1.任意给定一个对象和一个集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用符合如何表示?思考题 设 x∈R,集合.(1)求元素 x 所应满足的条件; (2)若,求实数 x.2.常用的数集(自然数集、整数集、正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的专用符号你记住了吗?3.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4.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5.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例 1 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15 以内质数的集合; (2)大于 5 小于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