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 2014 高中地理 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 1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明确大气热量来源,既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能阐述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2、利用图表分序归纳“温室效应”3、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 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教学 重点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教学 难点1、大气受热过程。2、热力环流。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教具、资料课件、投影仪、讲义及补充材料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引入: 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生讨论)山上温度比地面低,这说明了什么?(设问)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大气的热量来源。通过上一单元学习,我们了解了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一切能量之源。太阳辐射又可分为三个能量区,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读图讨论:太阳辐射波长分布图的横轴代表什么?纵轴代表什么?(培养读图技能)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的波长有什么特点?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那个区?太阳辐射的主要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由实验可知,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能量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地面和人体温度低,以红外线辐射能量。转承:太阳的辐射能量到大气层后,是怎样把能量传递给大气的?讨论:板图:大气的受热过程近地面大气含有水和二氧化碳,吸收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基本是透明的。可见光有没有被吸收? 大部分红外线有没有被大气直接吸收?能量多不多?到达地面的可见光被地面吸收,地面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会不会被大气吸收?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近地面向上一段高度内温度会怎么变化?大气吸收热量后也产生大气辐射,一部分射向外太空,另一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地面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就是太阳晒热了地面,地面烘热了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