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二中学高三数学 知识点 古典概型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 A 版课题古典概型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探索能力,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启发学生思考情态价值观 渗透数学结合的思想,启发学生研究问题是时,抓住问题本质,严谨细致思考,规范得出答案,体会运动变化、对立统一思想。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掌握古典概型及其概率公式教学重点基本事件空间以及顺序问题教具准备教材、练习卷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教师指导关 键(重点学生、关键点、规律总结 )1、创设情境:(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结果只有 2 个,即“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它们都是随机事件。(2)一个盒子中有 10 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标以号码 1,2,3,…,10,从中任取一球,只有 10 种不同的结果,即标号为 1,2,3…,10。师生共同探讨:根据上述情况,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2、基本概念:(1)基本事件、古典概率模型、随机数、伪随机数的概念见课本 P121~126;(2)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P(A)=.复 习提问 学 生自 主学习讲 解 新 课:3、例题分析:课本例题略例 1 掷一颗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求掷得奇数点的概率。分析:掷骰子有 6 个基本事件,具有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因此是古典概型。解: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共有 6 个,即(出现 1 点)、(出现 2 点)……、(出现 6 点)所以基本事件数 n=6,事件 A=(掷得奇数点)=(出现 1 点,出现 3 点,出现 5 点),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m=3所以,P(A)====0.5小结:利用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时应注意两点:(1)所有的基本事件必须是互斥的;(2)m 为事件 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求 m 值时,要做到不重不漏。例 2 从含有两件正品 a1,a2和一件次 品 b1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取一件,每次取出后不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解:每次取出一个,取后不放回地连续取两次,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 6 个,即(a1,a2)和,(a1,b2),(a2,a1),(a2,b1),(b1,a 1),(b2,a2)。其中小括号内左边的字母表示第 1 次取出的产品,右边的字母表示第 2 次取出的产用 A 表示“取出的两种中,恰好有一件次品”这一事件,则A=[(a1,b1),(a2,b1),(b1,a1),(b1,a2)]事件 A 由 4 个基本事件组成,因而,P(A)==例 3 现有一批产品共有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