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机 械 波物理名言:水波离开了它产生的地方,而那里的水并不离开,就像风在田野里掀起的麦浪。我们看到,麦浪滚滚地在田野里奔去,但是麦子却任旧留在原来的地方——达 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科学家,著名画作《蒙娜丽莎》,对光的波动性、颜色、小孔成像等问题提出过正确的见解。有一些概念是如此的普遍,其意义是如此的深远,以致对于我们还理解不深的某些事物,这些概念也能提供重要的情况。在这些概念中,最了不起应该算是波了。我们会问波是什么?还不如问:关于波,我们能说些什么?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2)知道什么是横波,波峰和波谷;(3)知道什么是纵波,密部和疏部;(4)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他、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教具:丝带、波动演示箱、水平悬挂的长弹簧、音叉。教学过程:第一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引入新课演示:抖动丝带的一端,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在丝带上传播,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接触到一种广泛存在的运动形式——波动,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个有关波的例子。(水波、声波、无线电波、光波。)水波、声波、地震波都是机械波,无线电波、光波都是电磁波。这一章我们学习机械波的知识,以后还会学习电磁波的知识。(二)进行新课现在学习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1、波的形成和传播演示:拨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簧一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传播;演示:敲击音叉,听到声音,这是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指明,虽然眼睛看不到波形,但它客观存在,也是疏密相间的波形)(1)波产生的条件:波源;介质。(为研究波的形成奠定基础)(2)波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波形?波传播的是什么呢?(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实验探索:探索波的形成原因和传播规律:实验1:学生分组实验:每两人一条丝带(60cm左右),观察丝带上凹凸相间的波。实验步骤:(1)将丝带一端用手指按在桌面上,手持另一端沿水平桌面抖动,在丝带上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向另一端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