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你的第一本是叫什么?下面是学习啦我整理了《我的第一本书》阅读练习及答案,渴望对你的阅读力量有所挂念。 《我的第一本书》阅读原文: 我本以为,这一辈子再无出路了。永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被世人卑视,患病不公正的待遇,为贫困所苦,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聪慧才智,由于连发觉它、测试它、实现它的机会都没有。hellip;hellip; 那时我已年近四十,心力、体力都不允许我再做片刻的迟疑,但是除了苦痛的人生〔阅历〕,我几乎是赤手空拳。 大学毕业后二十几年单调的、不让人有独立思考的、等因奉此的小公务员生活,可以把任何人的想象力磨得溜光。唯有那怎样也不愿死去的对文学的爱好,给我一线渴望。但是爱好并不等于“能够”。 “__”中成长的一代人,以为他们是最不幸的,白白耽搁了十年青春。然而我们这一代人,被耽搁的,何止是十年? 在文学这一块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土地上,我开头了为时过晚的耕耘。 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我写得很苦,前前后后修改了五遍。投稿《人民文学》杂志,又被退了稿。我又将退稿投向《北京文学》。也是一位女编辑,诗人张志民的妻子付雅雯。却得到意外的关注,一字未动的发了头条。引起了社会的留意,并且在1978 年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我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我只有一间房子,晚上为了不影响母亲、女儿的休息,我在厨房的切菜板上写。在洗衣服时,或是上班的路上进行构思,就这样渐渐地集成了我的第一本书。 当我第一次把稿费交给母亲的时候,我对他说:“妈,我们最终有钱了,您可以不必再去卖冰棍、卖牛奶了。”母亲哭了。 我要说明的是,我从不卑视卖冰棍、卖牛奶的工作。相反,我认为凭自己的劳动挣饭吃,比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或剥削生活光荣得多。 我自己由于入不敷出,白天忙完办公室里的工作,晚上还要给工厂缝手套,给工程师抄讲义,以补偿工资收入之缺乏,母亲正是由于年迈,才从〔小学〕老师的位子上退休下来,但是为了帮我支撑这个家,不得不替奶厂卖牛奶,替冷饮厂卖冰棍。她一生坎坷,自幼丧母,倍受后母的虐待。结婚不久,又被我父亲遗弃,一个人拉扯着我,吃糠咽菜,千辛万苦才把我抚养大,又供我读了大学。我本应侍奉母亲安度晚年,且不说享什么清福。但是我却没有这个力量,使她在将近七十岁的高龄,还要在风吹、日晒、雨打之下辛苦地劳作。 当我摩挲着我第一本装帧粗糙、纸张低劣的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