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口技》(一)乔山人善琴【原文】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 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 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狠的鸟。②郢(yǐng)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 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译文】在开国初年,有个乔山人擅长弹琴。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高人 传授。(他)常常在荒山野岭间多次地弹奏,使飞鸟感到凄凉,使鹘鸟感到寒冷,(它们) 一起应和着悲伤地鸣叫。后来(他)游历到楚国,在旅店独自弹奏洞庭曲。隔壁的一位老妇 人听了琴音,非常感动,不禁感叹惋惜。(曲子)已经弹奏完了,(乔山人)叹息道:“我 弹琴大半辈子,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知音。”(乔山人)敲门问她,老妇人说道:“我的丈 夫活着的时候,是把弹棉花当作职业的。现在听见你在这里弹的琴声,极像我老伴弹棉花的 声音罢了。”乔山人一句话都没说便走开了。(二)口技【原文】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 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 俱冥①。至夜许,忽闻帘声。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又曰:“腊 梅从九姑耶?”似一婢答云:“来矣。”三人絮语间杂,刺刺②不休。俄闻帘钩复动,女曰: “六姑至矣。”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 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 声,小儿喜笑声,一齐嘈杂。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既而 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 溢③,与阿姑走尔许④时始至。阿姑行且缓。”遂各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 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 宜得术⑤。参酌移时⑥,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 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