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学会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和风力的具体影响。2、能够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和方向。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2、通过具体的活动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在活动中感悟知识。3、学会将地理学中形象的图示转化为抽象的思维框图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解决学习的困难中培养坚强的恒心和学习毅力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 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难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中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变化2、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基础知识点,理清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有逻辑的地理知识的学习,在头脑中形成地理知识内在思维导图。2.对图表的观察、分析和运用,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要学会阅读分析教材中的各种图表,从中获取有用信息,进行分析与整合。3.通过课堂讨 论,使知识越辩越明,及时用习题巩固重难点。4、学生自己动手将抽象事物用画图的方式形象化的理解。一、【巩固旧识】PPT1:太阳高度角的差异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同,各地区地面受热出现了不均匀的情况。这种地表的冷热不均会给我们的大气圈带了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气受热不均会带来大气运动,而我们多变的天气与气候现象又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板书}大气受热不均——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第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这部分知识是重点也是难点,理解好大气受热过程是学好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基础。那么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大气的受热过程是什么样的?大家还记得它分为那三个阶段吗?也就是那 3 句口诀。“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家一起把课本打开,看着自己上节课抽象出来的大气受热过程的框图,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1二、【新课讲解】1、其实,自然界有很多现象都是跟热力环流相关了,除了海陆风,城市风之外,大家课下也可想一想山谷风是怎么回事?说了这么多,大家都已经对热力环流的过程比较清楚了,首先是地面冷热不均使大气发生垂直运动,A 地大气受热膨胀上升,BC 两地遇冷空气下沉。大气的垂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