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 2 原子核一、原子核的组成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两者统称为核子。2.原子核常用表示,X 为元素符号,上角标 A 表示核的质量数,下角标 Z 表示核的电荷数(即原子序数)。3.同位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核,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二、天然放射现象1.天然放射现象:某些元素自发放射某些射线的现象称为天然放射现象,这些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2.三种射线的本质:α 射线是氦核,β 射线是电子,γ 射线是光子。三、原子核的衰变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1.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成新核的变化。可分为 α 衰变 、β 衰变 ,并伴随着 γ 射线放出。2.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1)利用射线: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应用于工业、探伤、农业、医疗等。(2)作示踪原子。四、核反应、核力与核能1.核反应规律: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2.核力(1)概念: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2)核力特点① 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强力)的一种表现,在它的作用范围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② 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 1.5×10-15 m 之内。③ 每个核子只跟相邻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这种性质称为核力的饱和性。3.质量亏损(1)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 2 。(2)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的现象。4.结合能:克服核力束缚,使原子核分解为单个核子时需要的能量,或若干个核子在核力作用下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五、核裂变和核聚变1.重核裂变(1)定义:使重核分裂成几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的核反应。(2)铀核裂变: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一种典型的反应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三个中子,核反应方程为+→++3。(3)链式反应:由重核裂变产生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叫做核裂变的链式反应。(4)链式反应的条件:① 要有足够浓度的铀 235;② 铀块体积需大于临界体积,或铀块质量大于临界质量。2.轻核聚变(1)定义:两个轻核结合成较重的核,这样的核反应叫聚变。(2)聚变发生的条件:使物体达到几百万度的高温。考点一 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的组成1.天然放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是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首先由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2.三种射线的比较种类α 射线β 射线γ 射线组成高速氦核流高速电子流高频电磁波带电荷量2e-e0符号γ质量4mp(mp=1.67×10-27 kg)静止质量为零速度0.1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