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训练 融知识 提能力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1、5、8、9、10、11、1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3、4、6、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2013 马鞍山二检)如图为安徽省 2001 年至 2009 年工业增长率与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比较图。读图,回答 1~2 题:1.关于该省工业发展与第二产业就业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05 年与 2008 年第二产业就业增长量相等B.2001 年至 2009 年工业生产总量一直处于递增状态C.2001 年至 2009 年工业增长率与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一直呈正相关D.2001 年至 2009 年工业增长率一直大于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2.图示信息主要反映了该省( )A.工业化速度较慢B.城市化水平的增加速度快C.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匹配D.工业化对就业的带动有限解析:1.B 2.D 第 1 题,由图 示信息可知,2001 年至 2009 年该省工业增长率一直为正值,说明其工业生产总量一直处于递增状态;2005 年与 2008 年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相同,但因为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一直为正值,因此 2008 年第二产业就业增长量较大;工业增长率与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不是一直呈正相关的;2002 年工业增长率小于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第 2题,由图可知,该省工业增长率增加较多,但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增加不明显,说明工业化对就业的带动有限。工业增长率增加较多,其工业化速度较快,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不高,说明其城市化水平的增加速度较慢,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相匹配。 (2013 石家庄一模)假设城市化水平为 U,工业化水平为 I,用 I/U 的值和 0.5 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1980~2004 年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回答 3~4 题:指标1980 年1984 年1988 年1992 年1996 年2000 年2004 年I(%)50.0241.1444.4845.4947.1649.6956.32U(%)9.4712.2616.3228.234.9436.2543.5I/U5.283.362.731.611.351.371.29-0.54.782.862.231.110.850.870.793.关于 1980~2004 年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 2004 年可基本协调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4.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是(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限制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