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 1 课时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训练 融知识 提能力测控导航考点题号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1、2、4、5、6、7、9、1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8、10、11、1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读图,回答 1~2 题:1.关于 2001~2005 年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2004~2005 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② 2004~2005 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③总体上天然气产量增速较快 ④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关于 2001~2005 年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始终供大于求 B.始终供不应求C.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D.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解析:1.B 2.D 第 1 题,分析图示可知,2004~2005 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2003~2004 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天然气产量增速快。第 2 题,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2001~2003 年天然气的产量大于消费量(供大于求),而 2004~2005 年天然气的产量小于消费量(供不应求)。(2013 江苏联考)黄淮海流域有 2 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地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 2014 年底通水,该工程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如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 3.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的能力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4.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①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③ 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 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解析:3.D 4.B 第 3 题,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增加沿线地区的水资源,从而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第 4 题,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该区域降水少,径流量小,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需水量大等。 读“川气东送线路示意图”,回答 5~6 题:5.影响图中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类型B.地形C.城市布局D.河流6.与图中甲经济区相比,乙经济区特点是( )A.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B.农业生产发达,粮食商品率高C.人口密度小,迁入人口多 D.以第一、二产业为主 (2013 芜湖一中 模拟)西气东输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