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的新型化学电源命题分析:以新型化学电源为命题背景考查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高考的热点;涉及的新型化学电源种类繁多,如储氢电池、高铁电池、海洋电池、锂离子电池等。解答此类题,不要被新材料、新情境所吓倒,只要学会迁移运用常见化学电源工作原理,正确判断正负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就能破题。 1.正、负极的判断新型电池中2.放电时正极、负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首先分析物质得失电子的情况。(2)然后再考虑电极反应生成的物质是否跟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3)对于较为复杂的电极反应,可以利用“总反应式-较简单一极的电极反应式=较复杂一极的电极反应式”的方法解决。3.充电时阴极、阳极的判断(1)首先应搞明白原电池放电时的正、负极。(2)再根据电池充电时阳极接正极、阴极接负极的原理进行分析。(3)电极反应式:放电时的负极与充电时的阴极、放电时的正极与充电时的阳极分别互逆。4.可充电电池的分析(1)“正正负负”——原电池的正极充电时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原电池的负极充电时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2)“颠颠倒倒”——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倒过来,就是充电时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倒过来,就是充电时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解析] 该反应中,可产生电流,反应条件比较温和,没有高温高压条件,A 正确;该生物燃料电池中,左端电极反应式为 MV+-e-===MV2+,则左端电极是负极,应为负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 H2+2MV2+===2H++2MV+,B 错误;右端电极反应式为 MV2++e-===MV+,是正极,在正极区 N2得到电子生成 NH3,发生还原反应,C 正确;原电池中,内电路中 H+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D 正确。[答案] B (2019·广东汕头高三期末)我国科学家开发设计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利用如图装置可实现:H2S+O2―→H2O2+S。已知甲池中有如下的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B.该装置工作时,溶液中的 H+从甲池经过全氟磺酸膜进入乙池C.甲池碳棒上发生电极反应:AQ+2H++2e-===H2AQD.乙池①处发生反应:H2S+I===3I-+S↓+2H+答案 B解析 该装置是原电池装置,根据图中信息知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的装置,A正确;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由图可知电子由乙池流出经外电路流向甲池,甲池中碳棒是正极,所以氢离子从乙池移向甲池,B 错误;甲池中碳棒是正极,该电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 AQ+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