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1. 资源调跨区域调配思路分析(1)思路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分析(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线路选择(沿线自然环境特点、人口密度、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重要意义(调入区、调出区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2)图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2.资源调配线路图的判读方法(1)结合位置判断线路及调配资源根据区域图提供的经纬度、海陆轮廓等信息确定位置,由此分析区域内的资源种类、资源消费状况,以此确定所调配资源的类型及线路。(2)对比资源输入区和输出区,探究资源调配的原因资源调配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资源分布不平衡,二是资源供需矛盾。即输出区资源丰富,但需求量相对较少,供大于求;输入区资源缺乏,需求量较大,供不应求(可用下图表示)。如西气东输线路中的新疆和上海、南水北调线路中的丹江口水库附近地区和华北地区。(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① 观察线路图中一些明显弯曲的地方,探究其弯曲的原因。如西气东输线路图,线路选择时,需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补充气源等社会经济条件;有时图中显示一些重要自然保护区,为避免造成生态破坏,该处线路也会发生弯曲。② 充分考虑工程难度、线路的造价、需求程度等决定某些线路开工的时间早晚,如南水北调工程有三条线路,东线最先开工。(4) 探究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 在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基础上,考查其产生的影响,答题时要注意从起点、沿线、终点三个角度,结合社会、环境、经济三方面影响进行分析。① 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② 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③ 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模板构建】1.资源调配的原因原因关键词答题思路资源多少气候特征资源分布位于¡Á¡Á 气候区(背、迎风坡),降水少(多);¡Á¡Á 资源贫乏(丰富)需求量大小;利用的合理性工农业、人口、浪费、污染位于¡Á¡Á 发达(不发达)地区,人口稠密(稀少),资源需求量大(小);污染、浪费严重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关键词答题思路消费能力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