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第 4 课 地球和地图之 地方时·时区·日界线一、要点·疑点·考点1、地方时的计算:(1)概念:因 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2)经度每隔 ,地方时相差 1 小时,经度相差 1°。地方时相差 分钟。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 于西边。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 。(3)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 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 点。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 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 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 点、日落时刻是 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 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 时刻。(4)如果我们知道了 A 地的时间,如何计算出 B 地的地方时,或者 B 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呢?因为每隔经度 15°,时间相差 1 小时,每 1°相差 4 分钟。因此,只要我们先计算出 A、B 两地的 差,就可以依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 B 地的地方时了:B 地的时间=A 地的时间±4 分钟×经度差 1°如果 B 地在 A 地的东面用“ ”;如果 B 地在 A 地的西面用“ ”。如:A 地为 10 时 26 分,B 地与 A 地相差 40 度,在 A 地的西侧,求 B 地的时间。计算过程为:B 地的时间=2、时区(1)时区概念① 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 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 个时区。② 每个时区都以本区 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 时。③ 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 上的地方时。(2)区时的计算方法:① 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整数即为时区号数所得余数>7.5,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1如:推算 116°E 所在时区:② 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差:(异区相 ,同区相 )A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 ,即为所求时 差值。B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 ,即为所求时差值。③ 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12 时0 时6 时太阳直射经线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正负号选取原则:东 西 。(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注意事项:计算时采用全天 小时制,区时计算结果若大于 24 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 小时,即为所求时刻;若区时小于 0,则为前一天,需用 24 小时减所得数的绝对值,即为所求时刻。如果已知 A 地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