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排列与组合2019 考纲考题考情1.排列与组合的概念名称定义排列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组合合成一组2.排列数与组合数(1)排列数的定义: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 A 表示。(2)组合数的定义: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 C 表示。(3)全排列:把 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来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 n 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用 A 表示 n 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数。3.排列数、组合数的公式及性质公式(1)A=n ( n - 1)( n - 2)…( n - m + 1) =(2)C===性质(1)0!=1;A=n!(2)C=C;C=C m n+ C 1.排列与组合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序”和“无序”。取出元素后交换顺序,如果与顺序有关,则是排列;如果与顺序无关,则是组合。2.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方法与技巧① 特殊元素优先安排;②合理分类与准确分步;③排列、组合混合问题要先选后排;④相邻问题捆绑处理;⑤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⑥定序问题倍缩法处理;⑦分排问题直排处理;⑧“小集团”排列问题先整体后局部;⑨构造模型;⑩正难则反,等价转化。一、走进教材1.(选修 2-3P10例 4 改编)用数字 1,2,3,4,5 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偶数的个数为( )A.8 B.24C.48 D.120解析 末位数字排法有 A 种,其他位置排法有 A 种,共有 AA=48(种)排法,所以偶数的个数为 48。故选 C。答案 C2.(选修 2-3P28A 组 T17改编)从 4 名男同学和 3 名女同学中选出 3 名参加某项活动,则男女生都有的选法种数是( )A.18 B.24C.30 D.36解析 选出的 3 人中有 2 名男同学 1 名女同学的方法有 CC=18 种,选出的 3 人中有 1名男同学 2 名女同学的方法有 CC=12 种,故 3 名学生中男女生都有的选法有 CC+CC=30种。故选 C。解析:从 7 名同学中任选 3 名的方法数,再除去所选 3 名同学全是男生或全是女生的方法数,即 C-C-C=30。故选 C。答案 C二、走近高考3.(2017·全国卷Ⅱ)安排 3 名志愿者完成 4 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 1 项,每项工作由1 人完成,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 )A.12 种B.18 种C.24 种D.36 种解析 4=2+1+1,由题意,3 名志愿者中,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