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核心素养Ⅰ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1.人类社会形态是由低级向高级向前发展的。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5.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6.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7.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二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唯物史观在多年来的高考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渗透在高考命题之中。要注意以下几种基本的唯物史观,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辩证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的问题。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具体的和唯一的,不宜用现在的标准苛求古人。Ⅱ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一时空观念的基本内涵1.感知历史的基础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一个最基本素养,它是感知历史的基础,依赖它才能够把时间与空间结合,才能把古今历史知识贯通起来,并且加以比较,进而发现规律并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2.培养能力的途径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3.得出结论的前提历史研究首先表现为时序性,要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时间概念,做到考虑每个历史问题时都要想到它所处的时间,该时间主要以宏观时间为主。有了准确的时间定位,才能联系这个时代进行分析,才能让自己站在那个时代的高空,得出的结论才不会脱离历史。二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1.以时空为基础考查史事的背景时空观念强调将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探讨。高考考查特定史事与特定的时空联系,考查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进行描述。2.以时空为依据考查史事的进程高考对时空观念的考查侧重于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考查史事的进程。3.以时空结合考查史事的影响高考侧重于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考查,时间与空间是历史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用时空结合来考查史事的影响。Ⅲ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一史料实证的基本内涵1.学习历史的方法人类对于历史的了解、认识与研究基本上都来源于史料,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2.认知历史的途径人类对历史的认知和研究离不开史料。我们通常说的史料,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史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3.论证历史的依据史料实证要让学生懂得论从史出,懂得历史需要用证据说话,懂得鉴别史料的真伪和不同来源及价值,并适当规范地引用、运用史料,使其服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