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九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14讲 生物技术 高频命题点2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九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14讲 生物技术 高频命题点2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_第1页
1/11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九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14讲 生物技术 高频命题点2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_第2页
2/11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九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14讲 生物技术 高频命题点2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_第3页
3/11
高频命题点 2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真题领航——目标方向导入高考1.(2019·江苏卷,9)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 pH 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解析:B [本题借助对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考查对发酵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分析,体现了科学探究素养中的技术评价与结果分析要素。乳酸菌为严格厌氧型细菌,通气会造成乳酸菌死亡,A 错误;家庭酿制葡萄酒利用的主要是附着在葡萄果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果醋发酵需要的醋酸杆菌常从变酸酒的表面菌膜中获取,腐乳的制作主要利用空气中的毛霉孢子,三者都不是纯种发酵,B 正确;果醋发酵中随着醋酸的产生,pH 逐渐降低,果酒发酵中会产生较多的 CO2,使发酵液 pH 降低,C 错误;毛霉产生的酶有蛋白酶和脂肪酶等,但毛霉不产生纤维素酶,D 错误]2.(2017·全国Ⅱ卷,37)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 A、B 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 32 h 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 32 h 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发酵时间。(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好氧菌。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 32 h 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氨基酸和肽,脂肪转变为脂肪酸和甘油。答案:(1)菌种 发酵时间 (2)好氧菌(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九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14讲 生物技术 高频命题点2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