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一)而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5.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教你辨析: 虚词“而”是表修饰还是表承接,这是学习的难点。表承接的“而”一般放在承接复句中,将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者两个动作连接起来;表示修饰关系的“而”放在单句中,将同时发生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且前一个动词修饰后一个动词做状语,或将单句中修饰谓语动词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与动词连接起来。“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时,如果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就表承接;如两个动词没有先后关系,是同时发生且前一动词是修饰后一动词(做状语),就表修饰。何用作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1)水何澹澹。(《观沧海》)(2)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教你辨析: 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答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然后一一代入,进行筛选,就不难确定是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其用作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充当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充当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可译为“它”“他”(包括复数)。(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2)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3.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1)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后一个“其”)(《游褒禅山记》)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