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编资料)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6课《逍遥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新编资料)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6课《逍遥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1/8
(新编资料)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6课《逍遥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2/8
(新编资料)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6课《逍遥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3/8
6.《逍遥游》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4.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5.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3.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理清思路。达到这方面的学习目的可分三步走: 读。对照注释,查找字典,掌握宇词意思和读音,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 找。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寓言和比喻来说理,找出文中的寓言和比喻。 理。理清材料(寓言、比喻等)与说理的关系;理清 3 个自然段说理的层次关系。2.通过比较,归纳庄子散文的特点。如与同样善于用比的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荀子(《劝学》)作比较。可以看出,共同点是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形象生动,又加强了说服力。但庄子取象更大胆夸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蝉、斑鸠、燕雀会嘲笑别人。这比其他诸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逻辑思维的理论文章更加形象化。【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庄子,(约前 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虽生活贫困,有时靠借米和打草鞋度日,但拒绝楚威王的重金礼聘。所持思想极为复杂,涉览当时各家学说,独与儒、墨针锋相对,而以老子之言为指归,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把老子的“道”,解释为脱离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否定人的认识能力和是非的客观标准的存在,在无是非、无得失、无荣辱的虚无缥缈的境界中逍遥漫游,从而倒向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但他愤世嫉俗,鄙薄富贵利禄,拒绝同统治者合作的精神,在反礼教、反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2.关于作品 《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汉书•艺文志》曾标录为五十二篇,今存郭象注本只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词汇丰富,尤以巧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编资料)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6课《逍遥游》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