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体系——定内容把脉高考——定方向考查内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近五年的高频考点,全国卷曾对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有过关注材料设置多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贴近生活的实例或自然科学成就、诗词古语等为背景考查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理解题型设计全国卷对本课的考查以选择题居多,以体现类设问为主复习集成块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概念(1)物质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2.世界的物质性原因(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①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② 宇宙间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 从产生和发展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② 从构成要素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4]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5][1]巧记:图示法把握物质的含义 [2]注意: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非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深化: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4]深化: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5]拓展:世界物质性的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基础过关]一、判断题1.物质世界并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2.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提示:自然界是客观的,应尊重、顺应、保护自然。3.哲学中的物质与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是一回事。(×)提示: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