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课程要求]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6.我国的宗教政策对应学生用书 p95一个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个政策: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三条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四个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四项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四个优越性考点一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1.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2)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① 平等的含义:指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② 平等的原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2)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团结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① 共同繁荣的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② 共同繁荣的必要性: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4)三原则之间的关系:三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共同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理解民族三原则应把握的三个重点问 题回 答民族平等的表现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民族团结的必要性民族的团结和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维护民族团结是宪法的规定,是公民的义务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实现十九大要求:加大力度支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国家要在投资、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的支持;民族地区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发达地区要在人力、技术等方面支援民族地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