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宋史记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宋史记事本末-王安石变法_第1页
1/41
宋史记事本末-王安石变法_第2页
2/41
宋史记事本末-王安石变法_第3页
3/41
宋史记事本末 王安石变法(21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王安石变法仁宗嘉佑五年(庚子、一零六零)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使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榖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药以为:‘今日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末,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上览而置之。吕祖谦曰: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时有诏,舍人院无得申请改除文字,安石争之曰:‘审如是,则舍人不得复行其职,而一听大臣所为。今大臣之弱者不敢为陛下守法,而强着则挟上旨以造令,谏官御史无敢逆其意者,臣实惧焉!’语皆侵执政,执政者不悦。会以母丧,遂去职。英宗治平四年(丁未、一零六七)闰三月癸卯,以王安石知江宁府。终英宗之世,安石被召未尝起,韩维、吕公着兄弟更称扬之。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维迁庶子,又荐安石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及即位,召之,安石不至。帝谓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或以为不恭,今又不至,果病邪?有所要邪?’曾公亮曰:‘安石真辅相材,必不欺罔。’吴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前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宋史记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