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时作业(八)第8讲酶和ATP时间/30分钟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具有催化作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C.酶适宜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条件下长期保存D.可用过氧化氢作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B.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C.内质网的膜不能合成ATPD.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3.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可从食物中直接获取ATP和酶B.酶分子中可能含有核糖,酶的合成需要消耗ATPC.酶和ATP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磷元素D.酶和ATP均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4.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步骤12345注入淀粉溶液注入蔗糖溶液注入某种酶溶液注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观察现象试管Ⅰ2mL-2mL2mLA试管Ⅱ-2mL2mL2mLB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B.步骤3只能选用新鲜的淀粉酶C.若步骤3选用新鲜的淀粉酶,则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现象B是无砖红色沉淀出现D.该实验还可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5.[2019·吉林通化中学调研]图K8-1是某种酶的作用模式图。以下对该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图K8-1A.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酶提供底物RNA活化所需的能量C.pH影响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催化效率D.酶与底物间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体现了酶的专一性6.如图K8-2中甲表示细胞中ATP反应链,图中a、b、c代表酶,A、B、C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K8-2A.图甲中的B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C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神经细胞吸收K+时,a催化的反应加速,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C.研究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时,可以选择H2O2和过氧化氢酶为实验材料D.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为n时酶活性低,此时更有利于酶的保存能力提升7.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B.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C.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8.[2018·山东菏泽一模]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甲、乙、丙三种微生物体内同一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K8-3所示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图K8-3A.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效率最高的是微生物甲中的酶B.此实验中,在30℃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一定是微生物丙C.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最可能是微生物乙中的酶D.若将温度改为pH,则所得实验结果曲线与图示结果相同9.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和等量的淀粉酶溶液,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均低于最适温度)反应,产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K8-4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K8-4A.三支试管随着反应的进行,酶促反应速率均下降B.甲、乙、丙三支试管所处的温度为甲<乙<丙C.适当提高甲试管的温度,则A点上移D.不同浓度的底物导致乙、丙两试管中反应速率不同10.[2018·山西太原五中高三模拟]20世纪60年代,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图K8-5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K8-5A.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B.pH为3和9的两支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C.pH为13的试管调到pH为7后淀粉剩余量基本不变D.淀粉酶通过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起到催化作用11.用一定的低温处理果实,可以延迟果实在常温保鲜过程中的后熟,这种低温效应称为“冷激效应”。香蕉在保鲜过程中,主要因淀粉酶活性上升导致香蕉后熟加快,香蕉硬度下降。为研究不同冷激处理对香蕉后熟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如下表:0℃冰水处理不同时间(h)0℃冷空气处理不同时间(h)00.51201.52.53.5后熟软化天数121823712192416有无冻伤状斑点-+++++++----注:-表示无;+表示有,+数量越多表示斑点越多。(1)淀粉酶和盐酸都能催化淀粉水解,但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原因是,这说明酶具有。(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根据实验结果,应选取的冷激处理条件,对延缓香蕉后熟效果最理想,理由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