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分析多过程问题1.考点及要求:(1)牛顿运动定律(Ⅱ);(2)圆周运动(Ⅰ);(3)平抛运动(Ⅱ);(4)功能关系(Ⅱ).2.方法与技巧:(1)若运动过程只涉及求解力而不涉及能量,选用牛顿运动定律;(2)若运动过程涉及能量转化问题,且具有功能关系的特点,则常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3)不同过程连接点速度的关系有时是处理两个过程运动规律的突破点.1.如图1所示,一粗糙斜面AB与光滑圆弧轨道BCD相切,C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BC所对圆心角θ=37°.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0.5m,斜面AB的长度为L=2.875m,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顶端A点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从B点进入圆弧轨道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D.(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图1(1)物块经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FC;(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如图2所示,质量为m=1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A点水平抛出,恰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圆弧轨道与质量为M=2kg的足够长的小车左端在最低点O点相切,并在O点滑上小车,水平地面光滑,当物块运动到障碍物Q处时与Q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碰撞前物块和小车已经相对静止,而小车可继续向右运动(物块始终在小车上),小车运动过程中和圆弧轨道无相互作用.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1.0m,圆弧轨道对应的圆心角θ为53°,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试求:图2(1)小物块离开A点的水平初速度v1;(2)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第一次碰撞后直至静止,物块相对小车的位移和小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总时间.答案解析1.(1)60N(2)0.25解析(1)由题意知小物块沿光滑轨道从C到D且恰能通过最高点D,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①从D到C由动能定理可得mg·2R=mv-mv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C′-mg=m③FC=FC′④联解①②③④并代入数据得:FC=60N⑤(2)对小物块从A经B到C过程,由动能定理有:mg[Lsinθ+R(1-cosθ)]-μmgcosθ·L=mv-0⑥联立①②⑥并代入数据得:μ=0.252.(1)3m/s(2)43N(3)5.5ms解析(1)对小物块由A到B的过程,由平抛知识得:v=2gh在B点:tanθ=,解得v1=3m/s.(2)由A到O,根据动能定理有:mg(h+R-Rcosθ)=mv-mv,在O点:FN-mg=,解得:vO=m/s,FN=43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N′=43N.(3)摩擦力Ff=μmg=1N,物块滑上小车后经过时间t达到的共同速度为v,则=,又由题知am=2aM,得v=m/s由于碰撞不损失能量,物块在小车上重复做匀减速和匀速运动,相对小车始终向左运动,物块与小车最终静止,摩擦力做功使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有:Ff·l相=(M+m)v2得l相=5.5m小车从物块碰撞后开始匀减速运动,(每个减速阶段)加速度a不变,则aM==0.5m/s2,v=aMt得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