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角 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3 角第 1 课时,内容包括角的定义,角的表示方法,用运动的方式描述角,周角、平角等概念.2.内容解析角是重要而基本的几何图形,有关角的概念、表示方法、画法、计算等,都是重要的几何基础知识,也是学习后续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以及其他数学知识的必备基础.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角的概念,可以认识学习角的必要性.对于用旋转的方式描述角,能使学生认识到,角不仅仅看作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还应该注意两条射线所夹的区域,应该注意两条射线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不仅对以后角的概念的扩展有用,而且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平角、周角的概念.正确掌握几何语言是学好几何知识的必要条件.本节角的概念的学习,经历了“实物和模型→几何图形→文字语言→符号表示”的转化过程.显然,首先建立的是图形语言,然后引入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最后形成三种语言的综合运用,使几种几何语言优势互补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也体现了学习和掌握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角的三种表示方法,规范了角的书写格式,为后面学习角的和差、角的平分线等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角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角的定义,能用运动的观点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角的表示方法.(2)体会角的三种不同几何语言的综合运用,培养识图能力.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认识角,知道角、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以及平角、周角、直角等特殊角的度数,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个角.通过用旋转的方式描述角,感受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几何图形.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会用文字、图形和符号语言表述一个角,能从较为复杂的几何图形中辨别角.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对于角的概念,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但认识是很粗浅的,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要提升到理性认知层面,需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用旋转的方式描述角,对角的认识和理解从静态到动态是一次思维上的飞跃,并且,学生在小学对几何图形的运动变换接触少,所以学生在接受角的动态描述方法时会存有一些的困难.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用旋转的方式描述角.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回顾问题 1:(1)填表:(2)下图中,共有几条线段?图 1师生活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