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 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 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 情境引入 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及 0 的加法运算 . 引入负数后,怎样进行加法运算呢? 实际问题中,有时也会遇到与负数有关的加法运算 . 例如,在本章引言中,把收入记作正数,支出记作负数,在求“结余”时,需要计算 8.5+(-4.5) , 4+(-5.2) 等 . 小学学过的加法是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 0 相加 . 引入负数后,加法有哪几种情况?正数 + 正数 正数 + 0 负数 + 负数 负数 + 正数 负数 + 0互动新授互动新授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 5m 记作 5m ,向左运动 5m 记作 -5m .思考 1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 5m ,再向右运动 3m ,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5385 + 3 = 8①思考 2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 5m ,再向左运动 3m ,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互动新授-5-3-8(-5) + (-3)=-8②5 + 3 = 8①(-5) + (-3)=-8②互动新授从算式①②中,你发现了什么呢?算式①②都是同号相加 .那你能概括出运算规律吗?符号相同的两个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不变,绝对值相加. 互动新授探究 (1)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 3m ,再向右运动 5m ,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352(-3) + 5=2 ③互动新授探究 (2)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 3m ,再向左运动 5m ,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35-23 + (-5)=-2 ④互动新授(-3) + 5=2 ③3 + (-5)=-2 ④从算式③④中,你发现了什么呢?算式③④都是异号相加 .那你能概括出运算规律吗? 符号相反的两个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动新授探究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 5m ,再向左运动 5m ,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如何?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5505 + (-5) = 0 ⑤ 互动新授5 + (-5) = 0 ⑤ 从算式⑤中,你发现了什么呢?算式⑤中,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相加 .那你能概括出运算规律吗?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结果为 0.探究 如果物体第 1s 向右(或左)运动 5m ,第 2s 原地不动,那么 2s 后物体从起点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