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紧急救援系统模型讨论一、讨论目的及意义中国最早用于交通的隧道是古褒斜道上的石门隧道,建成于东汉永平九年(公元 66 年)。古隧道为省去衬砌,多建于较坚硬的岩石中。隧道在施工时先将岩壁烧热,随即浇以冷水,使岩石先发胀后突然收缩而开裂,以利开凿。在中世纪,隧道主要是用于开矿和军事。随着运输事业的进展和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工程炸药的应用,修建通航隧道和道路隧道的工程也进展起来。19 世纪铁路建筑的进展,促使隧道工程快速进展,修建的隧道数量也很多。20 世纪以来,汽车运输量不断增加,公路路线标准相应提高,公路隧道也渐渐增多。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是世界最长的双洞单向公路隧道,它北起西安市长安区青岔,南至商洛市所辖的柞水县营盘镇,全长 18.02 公里,设计时速80 公里,人们驱车 15 分钟便可穿越秦岭这一中国南北分界线。白兰高速上有高岭子隧道,甘肃有闻名全国的乌鞘岭隧道群,这都是在我们身边的隧道。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75%左右的国土是山地或重丘,公路建设中,以往的普遍做法是盘山绕行或切坡深挖。据统计资料,汽车翻越山岭平均时速不足 30km,不到经济时速的一半,汽车的机械损坏和轮胎磨损极为严重,低等级道路的汽油耗量比高等级公路多 20%—50%;而且,劈山筑路会造成许多高边坡,在南方雨量充沛地区,它严重破坏自然景观,造成塌方滑坡和水土流失。因此,为了根除道路病害保护自然环境,在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必须重视隧道方案,并努力提高公路隧道工程科学技术水平。此外,我国江河湖海区域比较宽阔,沿海公路通道规划中常遇到桥梁方案与隧道方案比选的问题,内河的横跨通道也同样遇到这些问题。过去,跨江(海)通道一般只考虑桥梁方案,这对于解决南北交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对航道造成不良影响。相比而言,水下隧道具备不影响航运,不受自然环境影响,能全天候通行,对生态环境干扰影响小,一洞多用等优点,其优越性受到广泛重视。建国后 30 年所修建的公路等级均较低,线形指标要求不高。五十年代,我国仅有公路隧道 30 多座,总长约 2500m,且单洞长度都很短。六七十年代,我国干线公路上曾修建了一些百米以上的隧道,但标准也很低。进入八十年代,公路隧道的进展渐渐加快,具备代表性的工程有深圳梧桐山隧道和珠海板樟山隧道,福建鼓山隧道和马尾隧道,甘肃七道梁隧道等。到 1990 年底,我国建成的千米以上隧道已有十余座。在大型公路隧道建设中,技术也随着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