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 2 课时 移项学习目标1. 通过具体的实例感知,归纳出移项法则,进一步探索方程的解法,会解形如 ax + b = cx + d 的方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2 .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重点难点旧知回顾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若 a = b ,则:①a + 3 = b + 3 ; ( ) ② a - 2m = b - 2m ; ( )③-12a=-12b; ( ) ④ a3n= b3n. ( ) √ √ √ × 新知导入问题导入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算术题一直流传于民间 : 《哑人灭肉》 : 哑人来买肉,难言钱数目。一斤少四十,九两多十六。分析 : 设一两肉 x 文。若给哑人一斤肉 , 共需付 ____ 文 , 而哑人少 40 文 , 则哑人有_____ 文;若给哑人九两肉 , 其蒿付 ____ 文 , 面哑人又多 40 文 , 则哑人有____ 文; 请同学们观察这个方程,与我们上节课所解的方程有什么不同?如何解这个方程呢?古时 1 斤 =16 两 , 可得方程 16x-40=9x+16同学们,这两个方程你们会解吗?( 1 ) 2x+3x=34-9 ;( 2 ) 3x=31+2.那我们再来看两个方程:( 1 ) 2x+9=34-3x ;( 2 ) 3x-2=31.这两个方程该怎么解呢?和刚才的两个方程有什么关系吗?类比导入情境导入自主探究1.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122 - 123 页例 3 前,并思考:(1) 问题 2 中含有怎样的相等关系?(2) 解方程时移项的依据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 针对方程“ 3x + 20 = 4x - 25” ,思考:哪些项需要移项?怎样移项?这批图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式子是相等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1 ;可以化简方程,使得方程更接近x = a 的形式4x 和 20 这两项需要移项;将需要移动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的另一边2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 124 页练习 1 题.3 .思考:移项时需要注意什么?① 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不含有未知数的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② 从方程一边移到另一边才叫作移项;③ 移项时要注意符号的改变小组讨论判断下面的移项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 10 + x = 10 ,移项,得 x = 10 + 10 ; ( )(2) 3x = x - 5 ,移项,得 3x + x =- 5 ; ( )(3) 3x = 6 - 2x ,移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