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讲练测)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5 传记类文本阅读(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

(讲练测)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5 传记类文本阅读(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91
(讲练测)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5 传记类文本阅读(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91
(讲练测)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5 传记类文本阅读(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91
专题 25 传记类文本阅读(讲)目标明讲1.了解传记类阅读文本特点及高考基本题型。2.掌握高考传记类文本阅读命题规律及答题方法。考点详讲◇考点一:鉴赏语言【真题回放】1.【2016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42 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 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 20 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 1965 年 3 月 8 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 1979 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 9 月 25 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 40 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 1985 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 10 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1985 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 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讲练测)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5 传记类文本阅读(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