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化学 4.2《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素材 苏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4.2《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素材 苏教版选修3_第1页
1/3
高中化学 4.2《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素材 苏教版选修3_第2页
2/3
高中化学 4.2《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素材 苏教版选修3_第3页
3/3
第二单元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配合物的命名原则一、 配体位次1 . 化学式 “原则”在 IUPAC1970 规定一致,即:(1)“在配位个体中如既有无机配体又有有机配体,则无机配体排列在前,有机配体排列在后。” 例:cis-[PtCl2(Ph3P)2]。因此,如[Cr(en)2Cl2]Cl,[Co(en)2(NO2)(Cl)]SCN,[Pt(en)CO3]等都不符合(1)。 (2) “无机配体和有机配体中,先列出阴离子,后列出阳离子和中性分子。” 例:K[PtCl3NH3],[Co(N3)(NH3)5]SO4。因此如[Co(NH3)5Cl]Cl2,[Pt(NH3)2Cl2],[Co (NH3)5(CO3)]+, [Co(NH3)3(OH2)Cl2]+,[Co(en)2(NO2)(Cl)]+,[Pt(en)(NH3)(CO3)]等都不符合(2)或(1)和(2)。w.w.w.k.s.5.u.c.o.m(3) “同类配体的名称,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例:[Co(NH3)5H2O]3+。据此不能写成[CoH2O(NH3)5]3+。(4) “同类配体中若配位原子相同,则将含较少原子数的配体排在前面,较多原子数的配体列后。” 例:[PtNO2NH3NH2OH(Py)]Cl。因此,[Co(NH3)3(NO2)3]不符合(4)。2 . 命名 配体命名的顺序,按“原则”示例可知,与配位个体中中心离(原)子后的配体书写顺序(化学式)完全一致;IUPAC 的规则却不同,是按配体的英文名称词头字母(例中有底线者)的英文字母顺序命名,故与化学式的顺序不一致;日本则按阴离子配体、阳离子配体、中性分子配体的顺序命名,与我国的“原则”大体一致。例:(1)K3[Fe(CN)6] 六氰合铁(Ⅲ)酸钾(stock 方法), 六氰合铁酸(3-)钾(Ewen—Basett 方法); potassium hexa cyanoferrate(Ⅲ)或 potassium hexa cyanoferrate(3-)(英)以下仅用 stock 方法。w.w.w.k.s.5.u.c.o.m (2) [Co(N2)(NH3)5]SO4 硫酸叠氮·五氨合钴(Ⅲ) penta ammine azidocobalt(Ⅲ)sulfate(3) NH4[Cr(NCS)4(NH3)2] 四(异硫氰酸根)·二氨合铬(Ⅲ)酸铵 ammonium di ammineterakis (isothiocyanato) chromate (Ⅲ)(英)(4) Na2[Fe(CN)5NO] 五氰·亚硝酰合铁(Ⅲ)酸钠 sodium penta cyano nitrosylferrate(Ⅲ)(英)有的教材中,将 K4[Fe(CN)6]称为六氰合亚铁(Ⅱ)酸钾,其中的“亚”字实无必要;而有的则称之为六氰合铁酸(Ⅱ)钾,并将 K[Co(NH3)2(NO2)4]称为四硝基·二氨合钴酸(Ⅲ)钾,这些显然不是笔误。至于如将[Co(NH3)3(H2O)Cl2]称为一氯化二氯·一水三氨合钴(Ⅲ),则从化学式到命名均无符合“原则”之处。二 配体命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化学 4.2《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素材 苏教版选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