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中学 罗勤庚2006 年 2 月关键词:课堂 探究 质疑 思疑 释疑内容摘要:学生学习方式是中学地理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式不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探究式教学作为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双重变革,在我国教育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推行。本文拟从“质疑——思疑——释疑”三个方面阐述探究式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实施。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学习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也大力倡导在学科课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习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地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创设新疑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质疑质疑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创造的起跑线。探究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式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最好选择一些实践操作性强,资料来源丰富,学生感兴趣的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地理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如在讲授《四大区域》时,我有意将教材的编排做些改动,将全国分为两大部分:东部和西部。结合西部大开发,要求学生 6 至 8 人为一组,以“走进西部”为课题,对西部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他们查阅各种资料,并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分别从自然、经济、人口、交通、环境、资源等方面阐述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和意义,并就“怎样对西部进行开发”、“开发西部应着重注意的问题”、“西部开发利与弊”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初中地理教材中可质疑设问的内容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巧妙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频频撞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意识阀,不断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