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知识拓展】山西省简介 山西因大部分位于太行山以西,吕梁山和黄河以东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山西省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河南省北部为邻;西、南以涛涛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中南部相望;北跨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山西地形较为复杂,整个地区的地势呈北高,中、南部低的簸箕状。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北部大部分海拔在 1 000 米至 2 000 米之间;南部大部分海拔仅为 500 米至 900 米。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 3 058 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 180 米。山西表里山河,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东南驰王屋山。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两大水系和流经山西与河南两省的沁河水系。境内大小河流有 1 000 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 100 平方千米、河长在 150 千米以上的有 240 条,流域面积大于 4 000 平方千米、河长在120 千米以上的有汾河、沁河、丹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汾河最长,全长 659千米。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 19 县 560 个村庄,流程 965 千米。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阻隔,夏季风影响不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 3~14 ℃,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长治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在 8~10 ℃;临汾、运城、晋城泽州盆地年均温达 12~14 ℃;冬季全省气温均在 0 ℃以下,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 月气温介于 21~26 ℃。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全省年降水量在 400~650 毫米,但季节分布不均匀,6~8 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 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响很大,山区较多,盆地较少。 山西省的民俗风情婚嫁:朔州人婚嫁,同其他地方一样,一般都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尽管时代变迁,移风易俗,但大体仍沿旧习,特别是农村,重要礼仪形式,墨守成规,至今未变,大致都须经相亲、订婚、结婚、回门四个步骤。相亲: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