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1)“文化走出去”活动,所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展示中国新形象。(2)海峡两岸的文化、经济等交流活动。 特别提醒:(1)源远流长是从纵向角度说的,是指历史悠久,没有中断。博大精深是指内涵丰富。(2)注意区别文字与汉字地位作用的不同表述。(3)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 名师点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状元笔记1.[速记]12.[图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图示考点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复习本考点,要求识记中华文化的两个特征,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阐释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间的关系。【知识梳理】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① 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② 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2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重点突破】1.比较—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别侧重点不同侧重于从纵向、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侧重于从横向、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内涵丰富、范围广阔见证不同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