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高考命题解读]分析年份高考(全国卷)四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题 号命题点2013 年Ⅰ 卷 35 题第(1)问填空题,考查了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1.考查方式高考对本部分内容考查形式比较固定,一般比较单一的考查某个知识点,且知识点相对比较单一,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2.命题趋势由于本部分内容涉及点较多,且已经改为必考内容,今后的命题应该向着多个考点融合的方向发展.Ⅱ 卷 35 题第(1)问选择题,考查了原子核的结合能2014 年Ⅰ 卷 35 题第(1)问选择题,考查了天然放射现象和半衰期Ⅱ 卷 35 题第(1)问选择题,考查了原子和原子核2015 年Ⅰ 卷 35 题第(1)问填空题,考查了光电效应Ⅱ 卷 35 题第(1)问选择题,考查了光电效应和波粒二象性2016 年Ⅰ 卷 35 题第(1)问选择题,考查了光电效应Ⅱ 卷 35 题第(1)问选择题,考查了核反应方程Ⅲ 卷 35 题第(1)问选择题,考查了核反应与质能关系1.光电效应及其规律(1)光电效应现象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2)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3)光电效应规律① 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等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②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③ 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 10-9s.④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饱和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 ε=hν.(2)逸出功 W0: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最小值.(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4)光电效应方程① 表达式:hν=Ek+W0或 Ek=hν - W 0.② 物理意义: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 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 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3.光的波粒二象性(1)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2)粒子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4.物质波(1)概率波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