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2 弹力 摩擦力考点精讲一、弹力1.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2. 产生的条件① 两物体相互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几种典型的弹力的方向如下:(1)压力: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2)支持力: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3)细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4)轻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要根据运动状态具体分析.4.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x 成正比.(2)表达式:F=kx.①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 N/m;k 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②x 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二、摩擦力1.两种摩擦力的对比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定义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两个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产生条件(必要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仍保持相对静止)(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大小(1)静摩擦力为被动力,与正压力无关,满足 0 < F ≤ F max;(2)最大静摩擦力 Fmax 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滑动摩擦力:F=μFN(μ 为动摩擦因数,取决于接触面材料及粗糙程度,FN为正压力)方向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实际上接触面上各点都是作用点,常把它们等效到一个点上,在作力的图示或示意图时,一般把力的作用点画到物体的重心上2.动摩擦因数(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比值,即 μ=.(2)决定因素: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考点精练题组 1 形变1.关于物体发生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属于弹性形变B.橡皮泥的形变属于范性形变C.汽车在大桥上行驶,观察不到桥面变形,这是由于桥面根本没有形变D.有些物体在形变极小的情况下,可近似看成弹性体【答案】ABD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极限法 B.放大法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答案】B 【解析】图甲是利用光的多次反射将微小形变放大,图乙是利用细管中液面的变化观察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故为放大法,B 正确。题组 2 弹力1.书放在桌面上,会受到桌面对它的弹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