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也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泌乳失败、产后菌毒血性无乳症,是规模养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可造成母猪产后泌乳减少,乳汁稀薄如水,乳汁中带有凝乳絮片;也可造成部分产后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不规律,产仔数减少,严重的使母猪淘汰;仔猪生长发育不良,低血糖症,下痢,死亡率增高,严重的甚至整窝仔猪死亡。1 发病原因PPDS 病因复杂,有关文献中已经记载的有 30 多种,各种病因和饲养管理不当似乎都会引发该病,而各种病因之间又相互影响,因此很难确定 PPDS 具体发病原因。1.l 营养因素母猪饲粮配制不合理,饲料单一,适口性较差;营养水平过低,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如维生素 E 和硒);饲料突然更换,饲料原料粉碎过粗或过细(过粗导致消化不良,过细导致便秘);饲料贮存不当导致发霉变质等,均可导致母猪营养不良、生理机能下降、内分泌紊乱和抗病力差、无乳或缺乳。妊娠母猪饲粮能量、蛋白质过高,饲喂超量,母猪过肥也容易发生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12 应激因素母猪妊娠后期转群时被驱逐以及产房环境的变化、分娩时紧张、分娩时间长、体力消耗过大,造成产后母猪体质虚弱,这些因素都会致使母猪产后泌乳下降。3 管理因素母猪的生活环境恶劣,如生活空间狭小、拥挤、光照不足、噪音大、高温、地面潮湿、粪尿不能及时清除。母猪尤其是产前、产后母猪后躯被污染易引起子宫内膜炎,乳头被污染易引起乳房炎。当母猪患乳房炎,或由于难产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炎继发乳房炎,使乳腺腺泡和乳腺管炎性肿胀堵塞,造成乳汁潴留、反馈性抑制乳汁生成激素和排乳激素的释放,导致泌乳力下降。妊娠中期饲喂量过大造成母猪肥胖,使乳房内发生脂肪浸润,影响乳腺发育;妊娠后期营养水平过低,猪内分泌紊乱,导致泌乳减少或停止。1.4 气候因素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的发病率因季节不同而不同。夏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特别是炎热高温的环境下病例较多。猪的散热性很差,对高温很敏感,夏季高温环境可以使猪呼吸频率增加,直肠温度升高,脉搏次数减少,采食量下降。成年猪适合在 20℃~23℃的环境下生活,猪舍内最适宜的温度为 l5℃~l8℃。当环境温度由 l8℃升高到 28℃时,哺乳母猪的自由采食量下降 40%,泌乳量下降 25%。母猪产后泌乳障碍夏季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夏季高温减少了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分泌,使垂体促甲状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