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学法指导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虽然时间短暂、二世而亡,但它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极具开创性。本课以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及其影响为中心讲述秦朝政治制度史。 2.“至高无上的皇权”和“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两目是本节重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理解这一政治制度时务必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这两个概念搞清楚。 3.注意辨别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官职的职权。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有左、右二丞相。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今天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任命谁任此职,故推断是秦始皇自掌军权。 4.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秦朝的疆域图》和《阳陵虎符》,使其充分发挥其辅助学习的作用,且逐渐养成“左图右史”良好学史习惯。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突破 1.秦能统一全国的原因 (1)统一的必然性:结束诸侯争霸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 从经济上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1 ② 从政治上看,长期的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局部实现了中央集权制,为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 从民族关系看,各民族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 从民心向背看,长期的战争,使人民渴望实现国家统一。 (2)统一的可能性:秦国通过改革,逐渐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① 秦国的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 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事力量强且采用灵活的策略。 ③ 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 2.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1)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2)特点:一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二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这相对妻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更能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3)历史根源:一是理论来源于法家的“集权”思想;二是中央集权制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