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纲要导引答题术语导学(1)从汉至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汉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北宋将军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2)汉朝削弱相权,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元朝设中书省。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3)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知识点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1)背景:汉朝时,地方上郡县、封国并存,造成地方势力强大。(2)措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以唯物史观看待汉初郡国并行。2.唐朝(1)措施: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拥有政治、经济等权力。(2)影响: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从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到实行“推恩令”,认识对待历史遗产必须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发展。3.宋朝(1)措施军事北宋初年,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2)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把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和兵权均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4.元朝(1)措施: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2)影响:①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② 行省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行省制是一种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主辅结合的新模式。行省就是行使中书省的权力,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具有地方最高官府和朝廷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知识点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人,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汉承秦制有变化,武帝起用布衣相。2.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魏晋南北有三省,隋唐六部完善它。3.唐朝(1)措施:中书、门下和尚书分掌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2)影响:①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此“省”非彼“省”,有些机构名称一样,职责却不一样;而有些机构名称不一样,职责却相似。4.宋朝(1)措施①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