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多姿多彩的中国古城和古村落素材四合院 四合院是由正房(一般是北房)、东西厢房和南房组成的一个独立的院落,正房旁有时还有东西耳房,有抄手游廊将四面的房子连接,可避风雨。 一般的四合院都有二进院落,大型的有三四进院落和花院,二进院落一般是在东西厢房之间建一道隔墙,外宅一般是工作人员居住的,内外宅之间一般建豪华的垂花门,垂花门内有影壁,只在有重大活动时才打开,旧时说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即指此门,家中的男仆一般也不得进此门。街门比较简单,街门一般建在院子的左边。大型四合院最后一排正房为后罩房。 镇国寺 寺区杂树成荫,院内龙爪槐两株,形如伞盖,盘曲臃肿,饶有古趣。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公元 963 年),明清时寺庙颓败,嘉庆二十年(1815 年)照原样重修万佛殿。寺分前后两进院落,布局严谨。山门内塑天王四躯,亦称天王殿,左右钟鼓二楼对峙。前院北向佛殿,东西两碑石碑二十余幢,多记载寺史。后院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正面为三佛楼。除观音殿外,各殿塑像俱存。三佛楼内还保存有明代壁画。万佛殿及其殿内塑像为五代遗物。宽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殿顶单檐歇山式,出檐深远,斗拱总高超过柱高的三分之二,颇为罕见。殿内梁架施六椽伏两层,上设四椽伏和平梁,形制古朴,手法规整。殿内佛坛上塑有佛、弟子、菩萨、金刚、供养等像十一尊,面形丰润,身躯微曲,仍具五代特征。 关于西递名称的来源的另一种说法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人面蛇身的共工和颛顼在争夺帝位过程中,共工战败。共工一怒之下,以头触不周山(相传不周山是撑住天地的柱子),共工撞倒不周山后,天塌地陷。此后,天倾西北,使得天上的星辰都集中在西北方向;地陷东南,使得地上的水都朝东流。而奇怪的是,流经西川的两条小溪却是从东往西流,“东水西递”,西川也因此被称为“西递”。 西递村古民居中的“三雕” 西递的古民居最吸引人的是装饰在建筑上的雕刻艺术,即石雕、砖雕和木雕。这“三雕”堪称徽州三绝。绝就绝在雕工之精,造诣之深,取材之广。其人物栩栩如生,花草犹在怒放,走兽活灵活现。 石雕以精选黟县大理石为基材,精雕细刻而成。村口的胡文光牌楼就是石雕艺术的代表。它通体为黟县黑色大理石,“胶州刺史”“荆藩首相”的石刻大字高悬其上。两旁有盘龙鳌鱼浮雕,触须颤动。檐下斗拱雕有圆形花翘,四根石柱上各有一个俯冲倒挂的石狮,造型生动,威猛传神。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