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 第1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练习-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 第1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练习-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 第1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练习-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 第13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练习-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13讲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8北京西城期末)曾国藩评价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王阳明“开出新风气”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理”是万物的本原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天下为主,君为客”2.(2016北京西城二模)明人顾大韶以为:无论是过去贤人之“成迹”,还是圣帝之“良法”,假若无当于我心,就不必一定要趋同。与之认识相似的是()A.“天子之所是未必是”B.“民一于君,事断于法”C.“心之本体无所不该”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3.(2015北京东城3月)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对以上论述理解正确的是()A.触及君主专制制度的要害B.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C.将民本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D.对清代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4.(2018北京西城五校联盟)一位学者说过:“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是第二次,即西学东渐。”下列科技成就体现了这位学者所说的第二次接触的是()A.玄奘《大唐西域记》B.王祯《农书》C.李时珍《本草纲目》D.徐光启《农政全书》5.(2015北京六十六中期中)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五个高峰期的著名画作是()A.顾恺之《女史箴图》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徐渭《牡丹蕉石图》D.佚名《人物龙凤图》6.(2015北京西城二模)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曲主流,在江南,不仅城乡公开演出,士大夫的厅堂也成为表演场地。昆曲的代表作品《牡丹亭》描述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内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昆曲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②江南经济繁荣有利于昆曲的发展③戏曲作品向理学的传统规范挑战④今天的京剧就是由昆曲发展而来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7.(2015北京丰台期末)民主启蒙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材料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藏书》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顾炎武《日知录》根据材料,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分析他们主张产生的原因。(6分)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7北京东城二模)对于“格物致知”一说,王阳明解释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说明心学()A.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B.强调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C.对程朱理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D.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2.(2016北京海淀月考)唐甄在《潜书》中写道:“杀人之事,盗贼居其半,帝王居其半……盖自秦以来,屠杀二千余年,不可究止。嗟乎!何帝王盗贼之毒至于如此其极哉?”以下表述与其观点相似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3.(2017北京朝阳期中)“僇力本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与“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对工商业所持观点不同是源于()A.二者的文化素养B.法家与儒家对抗C.不同的发展需求D.代表的社会阶层4.(2016北京西城二模)“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以下符合这种绘画风格的是()图1图2图3图4A.图1战国《人物龙凤图》B.图2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C.图3明朝《本草纲目》插图D.图4清代《墨兰图》(局部)5.(2017北京东城期末)《滇南本草》(成书于1436年)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是明朝两部医药著作。《滇南本草》的一个版本中有“玉米须”的记载,有学者据此推断玉米在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之前就为中国人所知。而该书的另一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A.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西南B.《本草纲目》是中国最早记载玉米药用价值的著作C.《滇南本草》参考了《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D.《滇南本草》不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