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3)1.(蛋白质主题)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如图表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蛋白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A蛋白与细胞间的相互黏连有关,则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碎块,使细胞分散开B.若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且转运过程不消耗ATP,则转运方式为协助扩散C.若C蛋白只能与特定分子结合,结合后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则C蛋白是细胞膜完成信息交流的分子基础D.若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则其只能与一种物质结合,功能特征表现为专一性的特点答案D解析若A蛋白与细胞间的相互黏连有关,则A是细胞间相互黏连的蛋白质,根据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碎块,可破坏掉细胞间相互黏连的蛋白质,使细胞分散开,A正确;若B蛋白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则B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ATP的方式为协助扩散,B正确;C蛋白位于细胞膜上,若C蛋白只能与特定分子结合,结合后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则C蛋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蛋白是细胞膜完成信息交流的分子基础,C正确;若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则E是具有催化作用的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表现为酶只能与一种或一类物质结合,D错误。2.(新情景信息类主题)GLUT4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胰岛素能促进GLUT4基因的表达。下列关于该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蛋白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的膜上B.该蛋白是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C.控制该蛋白合成的基因在各种细胞中都表达D.胰岛素可调节该蛋白在膜上的含量答案A解析该蛋白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的细胞膜上,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内,线粒体的膜不含该蛋白质,A错误;该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是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正确;该蛋白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的细胞膜上,控制该蛋白合成的基因在各种细胞中都表达,C正确;胰岛素能促进GLUT4基因的表达,因此胰岛素可调节该蛋白在膜上的含量,D正确。3.(基因表达类主题)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PER基因不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B.①过程的产物可直接作为②过程的模板C.核糖体在图中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D.③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的调节机制答案B解析PER基因在人体的每个细胞中都存在,A正确;①过程为转录,②过程为翻译,转录形成的产物是mRNA的前体,需经加工才成为成熟的mRNA,才可用于翻译的模板,B错;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使得合成的肽链不断延长,C正确;由图可知PER蛋白可以调节基因的转录,从而使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这为负反馈调节,D正确。4.(免疫类主题)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图示中有3种细胞具有增殖分化能力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答案C解析①是淋巴因子,⑤是抗体,两者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项正确;图示中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具有增殖分化能力,B项正确;二次免疫时除B细胞外,记忆细胞也能增殖分化形成③浆细胞,C项错误;若机体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的细胞,则会产生自身免疫病,D项正确。5.(生态类主题)外来物种薇甘菊往往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下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表分析,正确的是()未被入侵时期轻微入侵时期重度入侵时期植物种类(种)15012169碳储量(吨/公顷)植被56.250.943.5凋落物2.03.55.4土壤161.9143.2117.7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B.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减弱C.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