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考点七有机化学实验考情说明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实验题仍然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但有机化学实验方面的知识点,在近三年安徽高考卷中只考查了一次,2013年考查的概率较大。【押题7】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D.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解析乙酸、乙醇均易挥发,制乙酸乙酯时,常一块蒸发出来,与Na2CO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C正确;而H2SO4难挥发,乙醇与Na2CO3溶液不反应,故答案为C。答案C试题猜想1.通过实验来验证纤维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这些操作的正确排列顺序是()。①取一小团棉花或几小片滤纸;②小火微热,使之成为亮棕色溶液;③加入90%的浓硫酸,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④稍冷,滴入几滴CuSO4溶液,并加入过量NaOH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Cu(OH)2沉淀;⑤加热煮沸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②⑤④D.①②③⑤④2.某物质中可能有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乙酯4种物质中1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1)有银镜反应;(2)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3)与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溶液逐渐消失以至无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几种物质都有B.有甲酸乙酯、甲酸C.有甲酸乙酯和甲醇D.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3.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4.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1所示),以环己醇为原料制备环己烯:已知:密度/(g·cm-3)熔点/℃沸点/℃溶解性环己醇0.9625161能溶于水环己烯0.81-10383难溶于水(1)制备粗品: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备精品: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_(填“上”或“下”)层,分液后用________(填编号)洗涤。a.KMnO4溶液b.稀硫酸c.Na2CO3溶液②再将环己烯按图2所示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__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填编号)。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b.环己醇的实际用量多了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用金属钠c.测定沸点快乐贴吧仔细解读科学图表如果一道测试题需要你解释一幅科学图表,请仔细阅读该图表的详细信息。因为你的答案可能就来源于图表中一个小的细节。参考答案:【冷门考点七】试题猜想1.B[做纤维素水解实验,首先获取纤维素→用棉花或滤纸,其次应该捣成糊状,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其他与淀粉类似。]2.D[根据(1)判断甲酸与甲酸乙酯至少存在一种;(2)判断不含有甲酸和乙酸;(3)判断肯定存在甲酸乙酯。]3.C[A项,该反应温度为115~125℃,超过了100℃,故不能用水浴加热;B项,长玻璃管利用空气进行冷凝回流;C项,提纯乙酸丁酯不能用NaOH溶液洗涤,因为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D项,增大乙酸的浓度可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4.解析(1)对液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反应液暴沸常常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导管B有冷凝的作用,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是为了减少环己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