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皖南八校联考)下图为“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B.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C.21世纪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环渤海经济区转移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解析:选A。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首先以珠三角经济区为试点,然后波及整个沿海开放城市;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一些劳动力和原料导向型的产业又逐渐向内地转移,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2.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造成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B.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C.可能会对迁入地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D.可以缓解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解析:选C。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迁入地在接受了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013·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期中)下图为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变化示意图,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和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读图完成3~5题。3.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企业的空间成本是相对稳定的B.SCC表示企业晚期的空间成本曲线C.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SCC′时,盈利空间界限为M1′至M2′D.P点一直是企业的最大盈利点4.该图反映的现象是()A.产业升级B.产业结构调整C.企业的全球化D.产业转移5.下列分别对应图中推力和拉力的是()①劳动力成本上升②优惠的税收政策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市场广阔A.④②B.①④C.②③D.①③解析:第3、4题,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第5题,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污染严重为区域企业的推力,市场广阔、优惠的税收政策等为区域企业的拉力。与推力和拉力对应正确的是B项。答案:3.C4.D5.B6.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及影响。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从M地区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在M地只保留研发中心。第(2)题,对M地的影响应主要从有利的方面分析。对N地的影响要从利弊两方面分析,如促进该地区工业的发展,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加重了这一地区的环境污染。答案:(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M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化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增加了大量厂房、道路等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