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化学基本理论第4讲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分析法近20年来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如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B.1H216O和1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D.2H+结合OH-的能力比1H+的更强解析A项中34S的中子数为18,不正确;B项中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由H和O的质量数决定,两个分子中O的质量数不同,则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同,故B项正确;C项中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差1,C项不正确;D中2H+和1H+的化学性质相同,故D项不正确。答案B2.(2013·合肥质检)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C.单质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D.非金属单质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解析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A项错;只要有离子键就是离子化合物,所以B、C都正确;双原子或多原子的非金属单质中都有共价键,而稀有气体中不含共价键,D项正确。答案A3.X、Y是元素周期表中ⅦA族的两种元素,下列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电子层数:X>Y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YO4D.能发生置换反应:Y2+2NaX===X2+2NaY解析本题考查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A、B、D项说明Y的非金属性比X的强,错误。答案C4.(2013·天津,3)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解析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Cl,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Cl,A正确;由于氧、氟无最高正价,B错误;同主族元素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水解程度并不一定越大,如F-的还原性小于Cl-,但其水解程度比Cl-要强,所以C错误;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弱如Na、Mg、Al,D错误。答案A5.(2013·马鞍山检测)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YZW原子半径/10-12m1601107066主要化合价+2+5、+3、-3+5、+3、-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W<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C.化合物X3Z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解析由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原子半径可知,X为Mg,Y为P,Z为N,W为O。Mg2+与O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W>X,A项错误;非金属性:O>N,故稳定性:H2O>NH3,B项错误;化合物Mg3N2属于离子化合物,且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C项错误;非金属性:N>P,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D项正确。答案D6.(2013·广东,22)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Z<T<X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解析根据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R为F,T为Cl,Q为Br,X为S,Z为Ar。A项,非金属性,Cl(T)>S(X)>Ar(Z),错误。B项,9F(R)与35Br(Q)的电子数相差26,正确。C项,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R)>HCl(T)>HBr(Q),错误。D项,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ClO4(T)>HBrO4(Q),正确。答案BD7.(2013·宣城统考)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由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18mole-B.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可能发生反应C.含D的盐溶液既可能显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