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化学实验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1H2SO4溶液B.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C.分液漏斗、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D.漂白粉能露置在空气中保存解析选项A,所需的H2SO4溶液为50mL,用100mL容量瓶配制将会浪费药品。选项B,测定中和热时需要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和温度计。选项C,分液漏斗、滴定管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需要检查是否漏水。选项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Ca(ClO)2会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从而导致失效,因此需密闭保存。答案C2.(2013·重庆化学,4)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解析A项,步骤(1),由于得到不溶性物质,所以应采取过滤的方法,正确。B项,步骤(2),由于得到有机层和水层,所以应用分液漏斗分离,正确。C项,从水溶液中获得固体,应采取蒸发结晶或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应用蒸发皿,错误。D项,从有机层中获得甲苯,应根据沸点不同,采用蒸馏装置,正确。答案C3.(2013·省城名校联考)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溴化钠溶液(NaI)新制氯水、CCl4萃取、分液B氯化铵溶液(FeCl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二氧化碳(CO)氧化铜粉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D碳酸钠(偏铝酸钠)盐酸过滤解析选项A,Cl2既可以与NaI反应,也可以与NaBr反应。选项B,3NaOH+FeCl3===Fe(OH)3↓+3NaCl,引入新杂质NaCl,且NaOH也能与氯化铵溶液反应。选项C,CO+CuO=====Cu+CO2,不仅除去CO,还生成CO2,一举两得。选项D,碳酸钠也能与盐酸反应。答案C4.(2013·蚌埠质检)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下列过程(Fe3+在pH=5时已完全沉淀):―――――→――→―――――→――→―→CuSO4·5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用98%的浓硫酸配制溶解所用的4.5mol·L-1的稀硫酸,只需3种玻璃仪器B.步骤②的目的是将溶液Ⅰ中的Fe2+充分转化成Fe3+,实验操作是向溶液Ⅰ中通入足量的氯气C.利用Cu(OH)2替代CuO也可调节溶液pH而不影响实验结果D.步骤④之后的实验操作是蒸干溶剂结晶,所需仪器是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三脚架解析浓硫酸稀释配制稀硫酸,需用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容量瓶等,A项错误;若通入Cl2会引进Cl-杂质,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CuO和Cu(OH)2都能促进Fe3+离子水解,且不引进新杂质;步骤④后的操作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故D选项错误。答案C5.(2013·山东省四市高三联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解析B项,NO会与O2反应;C项,Na2CO3能吸收CO2生成NaHCO3;D项,会发生倒吸,应长进短出。答案A6.(2013·安师大附中模拟)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水中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少量液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并在液溴上加少量水液封解析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和水蒸气。答案B7.(2013·浙江理综,13)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解析加入NaOH溶液后观察到黄色火焰,不能确定试液中含有Na+,A项不正确;由于葡萄糖酸根中不含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现象2不能说明任何问题,B不正确;Mg2+与NH3·H2O反应会产生沉淀,显然C项正确;用H2O2氧化之前未检验是否含有Fe3+,D项不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个题,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