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化学基本概念第4讲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分析法近20年来在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如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B.1H216O和1H2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D.2H+结合OH-的能力比1H+的更强解析A项中34S的中子数为18,不正确;B项中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由H和O的质量数决定,两个分子中O的质量数不同,则两种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同,故B项正确;C项中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差1,C项不正确;D中2H+和1H+的化学性质相同,故D项不正确。答案B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C.单质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D.非金属单质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解析AlCl3中有共价键,A项错;只要有离子键就是离子化合物,所以B、C都正确;双原子或多原子的非金属单质中都有共价键,而稀有气体中不含共价键,D项正确。答案A3.(2013·潮州一模)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Z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B.M、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后者较强C.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D.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态Y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方法制取Y的单质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M为Si,N为Cl,X为O,Y为Na,Z为Al,则Al3+半径比Cl-半径小,故A正确;SiO2是稳定的物质,但能与HF反应,故C错误;同一周期元素,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故B正确。答案C4.(2013·广东广州期末,10)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WA.原子半径:Y
Z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D.W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解析Y为第三周期ⅢA族的元素Al,则X为N、Z为Si、W为S。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左边大,故A错误;X、W的非金属性都比Z强,故B正确、C错误;W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酸(H2SO4),属于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答案B5.(2013·广东广州二模,1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与丁同族,丙、丁、戊同周期,丙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戊的最高化合价为+7,则()。A.原子半径:乙>丁>丙B.非金属性:丙>丁>戊C.甲与戊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D.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是强酸解析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氢,故甲是H;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故乙是N;丁与乙同主族,故丁为P;丙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故丙为Si;戊为Cl。原子半径:Si>P>N,A错误。非金属性: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