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1H2SO4溶液B.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C.分液漏斗、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D.漂白粉能露置在空气中保存解析选项A,所需的H2SO4溶液为50mL,用100mL容量瓶配制将会浪费药品。选项B,测定中和热时需要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和温度计。选项C,分液漏斗、滴定管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需要检查是否漏水。选项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Ca(ClO)2会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从而导致失效,因此需密闭保存。答案C2.(2013·广东佛山一模,8)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ABCD实验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I2分离乙醇中的I2加热分解MgCl2·6H2O得到纯净的MgCl2配制100mL0.1000mol·L-1K2Cr2O7溶液装置或仪器解析碘的乙醇溶液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MgCl2·6H2O受热时会发生明显的水解反应,最终得不到纯净的MgCl2,故C错误;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在容量瓶中完成,故D错误。答案A3.(2012·广东理综,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与SO32-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解析A项苯和正己烷均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将溴水分别加入苯和正己烷中,充分振荡、静置,均出现分层现象,上层都是有机层,呈橙红色,下层都是水层,几乎无色,无法鉴别;B项SO42-与B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SO32-与B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3),无法鉴别;C项Cu与浓HNO3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可以制备NO2气体;D项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HCl与NaHCO3反应生成CO2,气体中又混入CO2,且Cl2也能被饱和NaHCO3溶液吸收,应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除去HCl。答案C4.(2013·广东深圳一模,11)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aCl溶液中的Cl2,可加入酒精后分液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入标准浓度的溶液滴定C.用排水法收集稀HNO3和Cu反应产生的NO气体D.用KSCN溶液和氯水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解析酒精易溶于水,不能作萃取剂,故A错误;滴定管清洗后,都需要润洗,故B错误;NO难溶于水而易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因此常用排水法收集NO,故C正确;有Fe3+存在时,常用KMnO4溶液来检验Fe2+,故D错误。答案C5.(2013·广东广州一模,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AlCl3溶液和过量氨水制备Al(OH)3B.用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H3C.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溴D.用足量铜粉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解析铜与FeCl3发生反应:Cu+2Fe3+===Cu2++2Fe2+,又引入新的杂质CuCl2,故D错误。答案D6.(2013·广东珠海一模,12)下图中正确的是()。解析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加热制备Cl2,故A错误;乙醇和浓硫酸脱水制备乙烯,需要控制反应温度为170℃,温度计水银球应没于液面下,故B错误;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导气管不能伸入Na2CO3饱和溶液液面下,故D错误。答案C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2013·广东六校高三二模,22)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杂质试剂提纯方法ABaSO4BaCO3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BCO2SO2饱和Na2CO3溶液洗气C乙酸乙酯乙酸稀NaOH溶液混合振荡、静置分液D蛋白质蔗糖浓(NH4)2SO4溶液盐析、过滤、洗涤解析A项,BaCO3溶于稀盐酸而被过滤除去;B项,CO2也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而被除去;C项,乙酸乙酯在稀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D项,蛋白质在浓的电解质溶液中能发生盐析,然后过滤、洗涤而提纯。答案AD8.(2013·广东广州增城期末,23)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实验Ⅰ: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