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化学高考总复习【配套题库】课时提能演练4-1无机非金属(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2·武汉模拟)据《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下列关于其有利因素的说法中,你认为不妥的是()A.便于运输、储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B.自然界的含硅化合物易开采C.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大,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且容易有效控制D.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可以用来检验碳酸氢钠粉末中是否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看有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看有无气体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钡溶液看有无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看有无白色沉淀生成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B.14C可用于文物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C.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D.精炼粗铝时要清除坩埚表面的石英砂,铝与石英砂反应的方程式为5.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6.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A.B.C.D.7.(2012·潍坊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C.在粗硅的制取中,2C+SiO2Si+2CO↑硅被还原,所以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强D.用SiO2制取硅酸,应先使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通CO28.“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aO和NaOH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9.诺贝尔物理学奖曾授予“光纤之父”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两位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因此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B.用二氧化硅制取单质硅时,当生成2.24L气体(标准状况)时,得到2.8g硅C.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D.二氧化硅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但能与碳酸钠固体在高温时发生反应10.将足量CO2气体通入水玻璃(Na2SiO3溶液)中,然后加热蒸干,再在高温下充分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A.Na2SiO3B.Na2CO3、Na2SiO3C.Na2CO3、SiO2D.SiO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11.(12分)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1)下列关于CO2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有效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②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可以有效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悬浮微粒的含量都是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④空气中CO2的含量过高会导致酸雨的形成(2)下列措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填序号)_________。①利用太阳能制氢②关停小火电企业③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④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3)下列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的是(填序号)_________。①用纯碱制玻璃②用煤炭作燃料③用铁矿石炼铁④用氨制碳酸铵(4)目前,关于二氧化碳是否为大气污染物有不同的观点。认为“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的理由是(填序号)_________。①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②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备原料③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④除二氧化碳以外,甲烷、...